巨頭爭相追逐的“植物基”,到底是什么?
(來源:VegeGel素囊植物膠囊)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一種健康而綠色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漸成為一股潮流。這種風尚在飲食上體現為富營養、高質量而低碳環保。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進一步喚醒大眾健康意識,人們開始注重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期待更綠色、更可持續的蛋白補充選擇。
從肉食愛好者、彈性素食主義者到純素食主義者, 整個飲食領域的消費者都在尋找美味但可持續的替代蛋白,這些新產品能帶來更好的健康、更少的環境影響和更和諧的自然生態。
因此,“植物基(PlantBased)”產品應運而生。
圖片來源:2018年2月27日環球時報[1]
據統計, 中國的素食人口已經超過5000萬[2],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中國的純素食市場預計在2015年到2020年間的增長幅度超過17%[1],在國際上增長速度最快,這也表明中國人的飲食消費習慣正在發生巨大轉變。幾乎所有的專家都預測了短期時間內,中國的植物基和可持續產業將迎來全球最快的發展。
巨頭資本紛紛投身植物基藍海
圖片來源:星圖數據[3]
2005年第一款代乳產品在歐洲誕生,2020年,植物基借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食品浪潮,成為食品界的弄潮兒。資本也趁勢涌入,成為了背后的推手。
縱觀2020年全球植物基市場主要的融資情況,可以看到Impossible Foods、Oatly都獲得了2億美元的融資額,在亞太地區,綠客盟Green Monday獲得了7000萬美元的融資金額,成為亞太地區單次融資最多的植物基品牌。
圖片來源:SIAL China
國務院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指出:到2030年,全國居民膳食中要減少50%的動物蛋白攝入量,減少的動物蛋白以植物蛋白替代。[4]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發植物基產品有著重大意義。
中國植物基市場潛力巨大,國內外巨頭企業紛紛試水。嘉吉、聯合利華、雙塔、雀巢競相推出植物肉產品/品牌,并將植物基領域的布局作為重要策略。杜邦、芬美意、嘉吉、諾維信等上游企業也紛紛推出植物肉、植物奶等創新解決方案。農夫山泉率先推出活菌型植物基酸奶,伊利植選推出6.0高蛋白無糖植物奶新品,肯德基推出了植物雞塊“植培黃金雞塊”,星巴克將植物肉Beyond Meat首次引入中國內地,百草味推出第二款植物肉零食,是由大豆蛋白制成的麻辣植系牛肉······
總的來看,隨著越來越多巨頭入局植物基市場,選擇植物基飲食的人群也在不斷增長。在疫情之后,人們也會更多地反思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期待更安全的蛋白補充選擇。植物奶、植物肉、植物蛋等品類都有望迎來爆發期。
原來你是這樣的“植物基”
那么在風口上的植物基到底是什么?
植物基是將通過光合作用形成的植物蛋白作為替代蛋白應用到食品和飲品中,以達到在結構或味道上能夠取代動物制品帶來的體驗。[2]常見應用為植物肉、植物奶等,以及以此為基礎原料研發制作出的豐富口味、形態各異的新型食品、飲料。因為其“來源于植物的特性”,成為消費者基于個人健康及全球生態系統關注的一種潮流生活方式。
全球植物基市場已經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尤其在歐美國家,植物蛋白早已開始普及并流行。據星圖數據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基市場規模為185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市值將超過350億美元。[3]
圖片來源:星圖數據[3]
植物基的未來
植物基的發展可能會有以下趨勢:
在植物奶方面,添加不同功能的功能性產品也正在成為新的趨勢,植物性飲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糖和脂肪的平衡也會取得進展,且消費者也樂于看到這類產品的多樣化應用,愿意嘗試新的植物類型和口味。素食主義的普及也將增加對更好、更多樣化產品的需求。
在植物肉方面,據IPSOS的《2020人造肉中國趨勢洞察報告》[5]顯示,在中國,大多數人不僅無肉不歡,而且對肉的烹飪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但現有技術下,植物肉主推肉糜香腸等冷鮮肉,它以好調味、好上色、可塑性極強的大豆蛋白為原料,盡管有些植物肉可以模擬出動物肌肉和脂肪的口感味道,但是并不能模仿骨頭、筋膜等的口感,難免存在著口感不夠好、賣相不夠佳等問題。此外,人造肉的烹飪方式較為單一,一般以煎或煮為主,與中國人日常飲食習慣大相徑庭,很難被大眾接受。消費者購買人造肉最大的顧慮是食品安全問題。有超過74%的消費者擔心人造肉由于產品過度加工,導致添加劑含量超標。[5]未來植物肉制作過程中的安全性是基礎,合適的價格則是拉動可持續消費的重要因素,植物肉的口感口味仍然是抓住消費者的關鍵。
圖片來源:IPSOS《2020人造肉中國趨勢洞察報告》[5]
人們早已不僅僅追求果腹,營養、美味是當代食生活的基本訴求。植物基的出現,又呈現出現代都市人群回歸自然、回歸健康、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及返璞歸真、追求自我升華的人文精神。
對綠色與健康的選擇不僅體現在食品一類,在保健藥品上,也有同樣的趨勢。目前中國膠囊劑型的藥品和保健品產銷量超過1000億粒,平均每人一年吞服77粒膠囊,以80歲計,人一生中可服用6160粒膠囊[6],膠囊材料的優劣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讓每個人都能使用安全健康的膠囊產品,素囊團隊多年研發探索,不斷革新配方,逐步完善生產工藝,采用木薯淀粉為原料,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從植物中提取,完全隔離了動物源原料可能引發的疫病殘留問題。
素囊植物淀粉膠囊化學成分穩定,由于其植物惰性,不會與內容物發生作用,無交聯反應,安全可靠。在植物基熱潮下,素囊一貫秉持著天然、綠色、安全、健康的理念,在素食膠囊賽道內負重前行,只為每個人都能得到最好、最安全的膠囊產品。
更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環保和健康,“素生活”的影響范圍也越來越廣,植物內藏著無限的機遇和潛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2021將是植物膠囊的“騰飛年”,素囊也將積極進取,勇攀高峰。
參考文獻:
[1]環球時報.更多中國人放棄肉食開始吃素[EB/OL].http://www.jdqu.com/html/ckxx/2018/2/27/1208353.html,2020-08-19.
[2]中國產業研究網.中國素食人群數量有多少?世界素食主義國家有哪些?[EB/OL].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190812/163615716.shtml,2019-08-12.
[3]星圖數據Syntun.植物的力量:植物基趨勢洞察報告[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436729655709218&wfr=spider&for=pc,2018-02-27.
[4]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13/content_5210134.htm?trs=1,2017-07-13.
[5]益普索Ipsos.《2020人造肉中國趨勢洞察報告》[E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222989303,2020-09-07.
[6]張田堪. 小小膠囊的秘密[J]. 探索發現, 2012, 7(7): 67-70.